春秋初年,郑国依靠优越的经济、政治条件,率先崛起于中原积极向外扩展。郑庄公采取远交近攻之策,联合齐、鲁对付邻近的宋、卫,多次与宋、卫发生争战。周桓王元年(公元前719),宋、卫联合陈、蔡攻郑,先是围郑都东门(史称“东门之役”),继而击败郑徒兵,抢走大批粮食。郑庄公为报战败之仇,于次年四月率军攻卫。卫调遣服属于己的南燕(今河南延津东北)之军抗击郑军。当郑军北上,未出国门之时,燕军已进入郑国北境。郑庄公遣大夫祭足、原繁、泄驾率三军迫近燕军,作正面抗击之势,吸引燕军注意力,令公子曼伯、子元率师一部秘密迂回至燕军侧后的北制(今荥阳汜水镇)。燕军不察郑军意图及部署,以为北制地形险峻无虞,仍按传统的正面进攻战法,专注于当面郑军。六月,曼伯、子元乘燕军毫无警觉戒备之机,从其背后发起突袭,大败燕军。此战,郑军打破传统战法,迂回袭敌获胜,是为中国军事史上有记载的迂回进攻作战之始。时人因燕军之败而有”不备不虞,不可以师”(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)之评,成为后世用兵的鉴戒。